易德轩是专业风水命理网站,有网友想知道关于金店的问题,易德轩小编汇集金店买貔貅相关资料提供给网友查看,希望能让你满意,让你起到相应的帮助。
鬼谷神数金口诀面授教材 1
鬼谷神数金口诀的阴盘数字起课方法
从现在起,我开始正式讲解“鬼谷神数金口诀”首先讲“鬼谷神数金口诀”的起课方法。
“鬼谷神数金口诀”起课共分六个步骤:一定时间,二定地分,三定将神,四定贵神,五定人元,六定神将干。
下面,我来具体讲解:
(一)、确定年、月、日、时的数字表示方式:
在起课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时间,当知道准确的年、月、日、时(阴历为准)后,再把年、月、日、时、转化成数字来代表天干地支。
1、年之干支数字代表:
古人把天干地支合起来计时。天干第一位是甲,地支第一位是子,所以用甲子开始计算。由于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所以,每六旬为一周,共60天,或60时辰,60个月,60年等为一个甲子周期。
例如:2008年,其干支是“戊子”,那么09年就是“己丑”,10年“庚寅”11年就是“辛卯年”。
年之干支就是这么排的。但本门金口诀阴盘数字起课法是以数字来代表干支的,同时因为年月是以地支为主要代表对象的所以只用数字代表地支天干暂不列出。
那么子年就是用一来代表、丑年就是用二来代表、类推寅就是三、卯为四、辰为五、巳位六、午为七、未为八、申为九、酉为十、戌为十一、亥为十二。
2、月之干支的数字代表:
前面在讲解了年以十二地支论,数字对地支;在论月上大家已知道,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但是我们在论月时不以地支论而已月的数字论,故对与月干也是先不列。
那么,也就是正月为一,二月为二,三月就是三,四月为四,五月为五,六月为六,七月为七,八月为八,九月为九,十月为十,十一月就是十一,十二月为十二。
3、日之干支的数字代表:
在别的预测学包括我们阳盘的预测把日子转化为干支是比较复杂比较难的,目前除盲人口诀外还没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一般是备一本万年历,用起来比较方便又准确。
但我们对日子的数字运用却非常简易不用干支。直接用数字就可以了;但日子得数字定位又不同于年月,大家都知道金口诀起课是用日干的,本门总结出了至简至易的方法,那就是每月的初一、十一、二十一为一;也就是代表甲日,初二、十二、二十二为二,代表乙;初三、十三、二十三为三,代表丙;初四、十四、二十四为四,代表丁;初五、十五、二十五、代表戊;初六、十六、二十六为六,代表己;初七、十七、二十七为七,代表寅;初八、十八、二十八为八,代表辛;初九、十九、二十九为九,代表壬;初十、二十、三十日为十,代表癸。
4、时之干支的数字代表(此法用于地分上取人元用):
我们一般都知道时辰与现代时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古代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即: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知道这些以后,就要把各个时辰和数字表现形式,还必须记住日干起时法口诀。
口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起戊子,丁壬庚子居,戊癸起壬子,时元从子推。
凡甲日(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初一、十一、二十一)、己日(初六、十六、二十六),时干从子(数字一的位置上)上起甲(数字1),顺时针数十二支(十二个数字)即可。
例如:正月初一甲子日 辰时 ,甲己(数字一、六)还加甲(1),顺推,甲子(1、一)、乙丑(2、二)、丙寅(3、三)、丁卯(4、四)、戊辰(5、五)、所以是辰(五)时上的天干用数字代表是5。
接下来我们把年、月、日、时来排一下:
例如:二00八年正月初一日9:30
先确定年。08年为戊子年。为子为一;正月直接为一,初一也直接是数字1,时间是9:30,化为时辰是巳时,以子时为一,那么巳时就是六。
那么二00八年正月初一日9:30就可以看成:一年* 一月* 一日* 六时*
(二)、定地分:
地分的取法有许多种,古代传统的起法有来人坐位法。就是以预测师自己为圆心,以预测师到求测者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划圆,把国的360度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份30度,每一个方位一个地支,十二个方位正好是十二地支,如果来人在未处,地分即为未,来人正在预测师的正南方,地分即为午,正北方即为子,余此类推。
传统的方法还有“指方定位”,就是以问事人在平静的状态下随意指定方向,这个方向是以问事人的相对方向为准,问事人指向申方,就是申为地分,指向子方,就以子为地分。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以字取地分,以人名起地分,以来人属相起地分,以来人的衣眼颜色起地分,报数起地分等。还有的是以外应,抓灵感起地分,这很重要。许多取地分方法我们在课堂上都讲解,我们现在要讲解的是用数字代表地分的方法。
其方法一如前面时辰的表示方式;也就是:子地用一来表示、丑地用二来表示、寅地用三来表示、卯地用四来表示、辰地用五来表示、巳地用六来表示、午地用七来表示、未地用八来表示、申地用九来表示、酉地用十来表示、戌地用十一来表示、亥地用十二来表示。
如图示:
巳地
巽 六 |
离宫
午地 七 |
坤
未地 八 |
宫
坤地 九 |
宫
辰地 五 |
|
兑 宫
酉地 十 |
|
震宫
卯地 四 |
乾 戌地
十一 |
||
艮
寅地 三 |
宫
丑地 二 |
坎宫
子地 一 |
宫
亥地十二 |
(三)取月将:月将是月建的六合处。正如正月建寅,寅与亥合,故月将为亥,起名“登明”。二月建卯,卯与戌合,故月将为戌,起名:“河魁”。于依次,可以表如下:
十二月将的名称,必须熟记于心中,为了记忆方便,可以用口诀来背诵:
口诀:一月登明二河魁,三月从魁四传送,五月小吉六胜光,七月太乙八天罡,九月太冲十功曹,十一月大吉腊神后。
简记为:登河从传小胜太;天冲曹大神。或按自己的想象习惯和思维习惯来记忆。
我们把十二月将转化为数字与月对照如下表:
月份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数字表示 |
为一 |
为二 |
为三 |
为四 |
为五 |
为六 |
为七 |
为八 |
为九 |
为十 |
为十一 |
为十二 |
月将 |
登 明 亥 将 |
河 魁 戌 将 |
从 魁 酉 将 |
传 送 申 将 |
小 吉 未 将 |
胜 光 午 将 |
太 乙 巳 将 |
天 罡 辰 将 |
太 冲 卯 将 |
功 曹 寅 将 |
大 吉 丑 将 |
神 后 子 将 |
月将的 数字 |
十二 |
十一 |
十 |
九 |
八 |
七 |
六 |
五 |
四 |
三 |
二 |
一 |
只要记住子为一,丑为二…………亥为十二就好了,月将的起法:就是和月相加得十三的数字,正如正月的月将是十二亥,二月的月将就是十一戌,由此可类推,十二月的月将为把月将数字背熟之后,又怎样把月将数字纳入课内?古书上说是“月将加时方上转”。所谓的月将加时,以来人的月份确定月将,以来人的方位确定地分,然后把月将加在来人的时辰上,顺时针的数到地分上,看是什么。
例如:戊子年正月初一日上午8:30辰时,地分卯位,某人问事,起课步骤:
1、先取“卯”为地分、数字为四。
2、正月,月将为亥(登明)数字为十二。
3、把月将代表亥(登明)的数字十二,加在代表辰时的数字五上顺转,巳六上为一,午七上为二,未八上为三,申九为四,酉十为五,戌十一为六,亥十二为七,子一为八,丑二为九,寅三为十,卯四为十一,那么代表戌(河魁)的数字十一为该月将。
图表如下:
一 巳地 六 |
二 午地 七 |
三 未地 八 |
四 申地 九 |
十二 辰时 (由此开始) 辰地 五 |
|
五
酉地 十 |
|
十一(到此止) 卯地 (地分)
四 |
六 戌地十一 |
||
十
寅地 三 |
九
丑地 二 |
八
子地 一 |
七
亥地十二 |
(四)、 取贵神:
贵神共有十二位,必须死记住,并且顺序也不能颠倒:
天乙贵神己丑阴土,腾蛇丁巳阴火,朱雀丙午阳火,
六合乙卯阴木,勾陈戊辰阳土,青龙甲寅阳木。
天空戊戌阳土,白虎庚申阳金,太常已未阴土,
玄武壬子阳水,太阴辛酉阴金,天后癸亥阴水。
十二贵神的排列顺序是:贵、腾、朱、六、勾、青、空、白、常、玄、阴、后。
十二贵神的起法,是以日干来定,起贵神的口诀也必须牢记住:
口诀:甲戊庚牛羊,乙己鼠猴乡, 丙丁猪鸡位, 壬癸蛇兔藏 ,六辛逢马虎 ,阳顺阴逆行。
前面我们讲了,我们将每年的初一、十一、二十一为甲日,初二、十二、二十二为乙日…… 类推十日。二十、三十日为癸日。
同时结合年、时和地分的数字规律也把贵神数字化:
天乙贵神己丑阴土,因为在丑的位置上,所以用二代表;
腾蛇丁巳阴火,因为在巳的位置上,所以用六代表;
朱雀丙午阳火,因为在午的位置上,所以用七代表;
六合乙卯阴木,因为在卯的位置上,所以用四代表;
勾陈戊辰阳土,因为在辰的位置上,所以用五代表;
青龙甲寅阳木,因为在寅的位置上,所以用三代表;
天空戊戌阳土,因为在戌的位置上,所以用十一代表;
白虎庚申阳金,因为在申的位置上,所以用九代表;
太常已未阴土,因为在未的位置上,所以用八代表;
玄武壬子阳水,因为在子的位置上,所以用一代表;
太阴辛酉阴金,因为在酉的位置上,所以用十代表;
天后癸亥阴水,因为在亥的位置上,所以用十二代表;
那么十二贵神的数字排列顺序就是:
二(贵)、六(腾)、七(朱)、四(六)、五(勾)、三(青)、十一(空)、九(白)、八(常)、一(玄)、十(阴)、十二(后)。
纯数字为:二、六、七、四、五、三、十一、九、八、一、十、十二。
口诀为:数字贵神从二起,二六七四五三行,
十一九八一十二,鬼谷玄机应如神。
此是数字贵神诀,千金莫与他人说。
结合上面的口诀的意思是说:
凡甲日(初一、十一、二十一)、戊日(初五、十五、二十五)、庚日(初七、十七、二十七日)起课,白天从丑(数字二的位置上)起贵神(二),寅(三)上起腾蛇(六)、卯(四)上起朱雀(七),辰(五)上起六和(四),一直数到地分上,若地分为午(七),那么贵神就是青龙寅阳木(三)。若是晚上起课,就要从未(八)上起贵神(二),然后是逆行。午(七)上起腾蛇(六),巳(六)上起朱雀(七)、辰(五)上起六合(四),卯(四)上起勾陈(五),一直数到地分上,若地分为亥(十二),那么贵神就是太常未阴土(八)。
甲(一、十一、二十一日)、戊(五、十五、二十五日)、庚(七、十七、二十七日)、
乙(二、十二、二十二日)、已(六、十六、二十六日)、丙(三、十三、二十三日)、
丁(四、十四、二十四)日,白天起课,都是顺时针旋转到地分上,夜间都是逆时针旋转到地分上。
壬(九、十九、二十九日)、癸(十、二十、三十日)、辛(八、十八、二十八)日,白天都是逆转到地分上,夜间都是顺转到地分上。这一定要记住。
总之还和阳盘一样,在五(辰)和十一(戌)的连线以下均顺行,连线以上均逆行。
(五)、定人元:
人元是由当天的日干遁到地分上得来的,其口诀是“五子元遁法”(也就是“日上起时法”):甲已还加甲,乙寅丙作初。丙辛起戊子,丁壬庚子居。戊癸起壬子,时元从子推。
按我们前面讲的甲日也就是初一、十一、二十一日。乙日就是初二、十二、二十二日等等,下面我们用十个小写数字符号来代表十天干,即:甲用①来代表,乙用②来代表,③就是丙,④就是丁,⑤戊,⑥已,⑦庚,⑧辛,⑨壬,⑩癸。
凡甲(一的日子)已(六的日子)日,地分为子(一),人元就是甲①。地分为午(七),人元就是庚⑦。其他都可以类推。
(六)定神、将的干:
将神、贵神的干的定法,同人元的定法一样,是一致的,同样是用五子元遁法。在实际运用当中,我们一般不用神、将干的,但为了起课的完整性,我们一并列出,使大家有个整体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来起个全课的完整课例使大家明白:
二00八年正月初一,9:30分。午位地分。
一、 确定年月日时。
08年为戊子年,为一;正月初一;初一为一;9:30分为巳时为六。
二、确立地分: 午位地分为七
三、布月将:
见前面,一月将为其相加得十三的数。那就是十二。把十二对应到辰巳时六上顺布,
月将加巳时上 十二 巳地 六 |
一 午地 七 此为主课 |
二
未地 八 |
三
申地 九 |
十一
辰地 五 |
|
四
酉地 十 |
|
十
卯地 四 |
五
戌地 十一 |
||
九
寅地 三 |
八
丑地 二 |
七
子地 一 |
六
亥地 十二 |
在确定地分为午(七)。正月月将为亥(十二),加在巳时(六)上顺推至午(七),为子将神后(一)。
四、 布贵神
根据日干,起贵神,“甲(一得日子)戊庚牛羊”,巳时(六)为白天,从牛丑(二的位置)上起贵神(二),顺推至午,为青龙寅(三)
五 十二 巳地 六
|
贵神 三 月将 一 午地 七 此为主课 |
十一 二 未地 八
|
九 三
申地 九 |
|
四 十一 辰地 五 |
|
八 四 酉地 十 |
||
七 十 卯地 四 |
一 五 戌地 十一 |
|||
六 九 寅地 三 |
起贵神 二 八 丑地 二 |
十二 七 子地 一 |
十 六 亥地 十二 |
|
五、列人元
人元因为是初一为甲所以用;甲①已⑥还生甲①从子位(一)上起①顺推至午(七)为庚⑦,所以午位(七)的人元为⑦。
⑥ 五
十二
巳地 六 |
人元 ⑦ 贵神 三 月将 一 午地 七 此为主课 |
⑧ 十一
二
未地 八
|
⑨ 九
三
申地 九 |
|
⑤ 四 十一 辰地 五 |
|
⑩ 八 四 酉地 十 |
||
④ 七 十 卯地 四 |
① 一 五 戌地 十一 |
|||
③ 六 九 寅地 三 |
② 起贵神 二 八 丑地 二 |
起人元① 十二 七 子地 一 |
② 十 六 亥地 十二 |
|
六、排神将干
最后确定神、将的干,还是依据“甲①已⑥还生甲①”推导月将子(一)为①,贵神寅(三)为③。这样四位的课就全立好了。全课见下图:
⑥ ⑤ 五
② 十二
巳地 六 |
人元 ⑦ 贵干③ 贵神 三 将干① 月将 一 午地 七 此为主课 |
⑧ ① 十一
② 二
未地 八
|
⑨ ⑨ 九
③ 三
申地 九 |
|
⑤ ④ 四 ① 十一 辰地 五 |
|
⑩ ⑧ 八 ④ 四 酉地 十 |
||
④ ⑦ 七 ⑩ 十 卯地 四 |
① ① 一 ⑤ 五 戌地 十一 |
|||
③ ⑥ 六 ⑨ 九 寅地 三 |
② 起贵神 ② 二 ⑧ 八 丑地 二 |
起人元① ② 十二 ⑦ 七 子地 一 |
② ⑩ 十 ⑥ 六 亥地 十二 |
|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