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说明,要对六十花甲之顺逆排布稍作考察。因要考察的只是六甲旬头,故可舍去旬头之外的其它干支,以便于观察其变化规律。仍以甲子从一宫始作顺排和逆排,直到历经全部九宫。可作一图(图A)如下: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4 |
9 |
2 |
|||
顺 |
逆 |
顺 |
逆 |
顺 |
逆 |
3 |
5 |
7 |
|||
谷雨 |
逆 |
顺 |
逆 |
顺 |
逆 |
8 |
1 |
6 |
|||
顺 |
逆 |
顺排 |
逆排 |
顺 |
逆 |
惊蛰 雨水 立春 大寒 小寒 冬至 大雪 小雪 冬立
图A. 六甲九宫顺逆分布图
图A中除标明了六甲在顺排和逆排时在各宫的分布外,并在图外层标明了24节气,可以看出24节气只与八卦八宫对应,而不入中五宫。这正是遁甲式历的特点:即阳历系统而且与八卦对应。在这九宫中,六甲排布是依飞九宫或称为九宫行棋法进行的,即其排布顺序是按图中各宫所标数字次序排列。如顺排,则1宫起甲子,2宫甲戌,3宫甲申,4宫甲午等等;如逆布而仍1宫起甲子,9宫甲戌,8宫甲申,7宫甲午等等。前已说明,干支对之置放,仿易卦爻位之读法由下至上,先排之六甲在下,后来之六甲在上。
由24节气的顺天旋转的排布法,再看看图A中六甲顺天左旋的排布情况。先从顺布于一宫的甲子起,顺天左旋至八宫得甲戌,再顺天左旋至三宫得甲申,又左旋至四宫得甲午,再左旋至九宫,按六甲顺序,应是甲辰,但九宫中甲辰位于逆行布排之上层。然后又顺转到二宫,应是甲寅,甲寅亦位于二宫逆行布排之上面。然后又顺转至七宫,六甲顺序应是甲子(六甲循行无端,周而复始)。此时甲子位于七宫逆排栏之上层。由此再旋至六宫,六甲顺序当为甲戌,此时六宫逆行栏上面正是甲戌。至此已巡行一周。在此一周中,从一宫甲子起到四宫甲
午,都属于各宫顺行栏之下位。从四宫旋转入九宫排甲辰之时,由行棋法之顺排转为逆排。其后皆为逆行排布。从顺天旋转的宫位上来看,即六甲在一、八、三、四宫时为顺排,而在九、二、七、六诸宫时是逆排,顺排为阳,逆排为阴,故一、八、三、四宫为阳,而九、二、七、六宫为阴。从二十四节气来看,就是由冬至到夏至为阳,由夏至到冬至为阴。从根本的阴阳原理而言,这就是《易?系辞》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由此亦可看出六甲在九宫的排布,是与宇宙的根本原理相关的。
二、关于六仪三奇。
在循甲式中,有一条根本规则,即“阳遁甲顺布六仪,逆布三奇;而阴遁局则逆布六仪,顺布三奇。”而三奇在遁甲式中是相当重要的,三奇与八门合称为奇门,遁甲式也称奇门遁甲。
在将一元甲子排于九宫中时,则若一宫甲子,二宫甲戌,三宫甲申,四宫甲午,中宫甲辰,六宫甲寅。前已说明,这时六甲隐去,而只有戊、己、庚、辛、壬、癸六仪,而七、八、九三宫之仪,则分别为乙卯,丙辰、丁巳,略去其地支,则为乙、丙、丁。而且在将一元六十个干支对排布九宫的情况下,七、八、九三宫都没有甲的干支时。而且八宫还没有乙的干支对,九宫不仅没有甲和乙的干支对,也没有丙的干支对。以下将六甲和乙、丙、丁在九宫中顺逆排布情况作出一个图(图B),以便考察。为了方便,除六甲外,乙丙丁的支都略去。
四 |
九 |
二 |
|||
顺 |
逆 |
顺 |
逆 |
顺 |
逆 |
乙 甲 |
甲 乙 |
乙 甲 |
甲 乙 |
丙 甲 |
甲 丁 |
三 |
五 |
七 |
|||
顺 |
逆 |
顺 |
逆 |
顺 |
逆 |
乙 甲 |
甲 乙 |
乙 甲 |
甲 乙 |
乙 甲 |
甲 乙 |
八 |
一 |
六 |
|||
顺 |
逆 |
顺 |
逆 |
顺 |
逆 |
乙 甲 |
甲 乙 |
乙 甲 |
甲 乙 |
乙 甲 |
甲 乙 |
乙 甲 |
甲 乙 |
乙 甲 |
甲 乙 |
乙 甲 |
甲 乙 |
图B 六甲三奇九宫分布图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