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形成和发展简史
大六壬|形成和发展简史
简介:大六壬 ,为古代天文星象应用学,其产生来自于天文历法,为天文数术之首,以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理论为指导,以天道对应人道,以时空信息包含万物运转的规律来推算人事。
美誉:六壬以占卜人事著称,俗语说:"学会大六壬,来人不用问",因此大六壬有"人事王"之美誉。
由来:在六十花甲纪数当中,天干有壬者共六: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十天干以甲为首排序,壬为序数九,九为极数,极数之后归零--即十天干的收尾:癸。大六壬原名为九天玄女式,因壬表极数九,故古人又称之为大六壬,壬一撇拉直是王,所以是预测之王。
六壬术起源很早,以占卜人事著称,其法由来已久,具体年代,已无法确定,到了东汉已经盛行。
1.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已有记载,由此已知定是始于汉代以前。
2.《隋书·经籍志》载有《六壬式经杂古》《六壬释兆》。唐《王建诗·贫居》云:"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占。"说明在唐代时已经很流行六壬术。
3.到了北宋,宋仁宗还亲为杨维德编撰的《景偌六壬神定经》作序。说明宋代时已经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这时的相关六壬书籍有徐次宾的《口鉴》,宋元改朝换代之际祝泌所著的《六壬大占》和《壬易会元》等书。《四库未收书提要》载录了宋代祝泌的《六壬大占》,并介绍云:"是编《宋志》不著录,郑樵《通志略》所列六壬,多至八十二家。焦宏《经籍志》凡八十九家,钱遵王《述古堂书目》凡一十八家,皆无是册,盖佚已久矣。此从宋刻本依样影抄,卷首有泌边书序及六壬起例。案泌云六壬立名,古今不宣其旨,惟《周礼·哲蔟氏》掌覆夭鸟之巢以方书十日、十二辰、十二月、十二岁、二十八星之号,即壬盘之体,三代之壬书,惟此一证,与术家以五行始于水,水生于一,成于六之说异。"
4.明代是中国数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六壬类书籍更是层出不穷,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尹希吉的《六壬捷录》较为有名。袁祥著,郭御青校刊的《六壬大全》总汇六壬术诸家遗文,颇为详细,在社会上很有影响。
5.清代六壬专著更多,主要有徐端华的《六壬直指》,张宏的《大六壬说约》等.。
6.民国是文人研究术数成为时髦,这时的六壬类著作主要有韦千里的《千里秘笈》、袁树珊所著《大六壬探源》和徐养浩所著《大六壬金铰剪》等。









